党建工作

THIS NAME

党建工作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党建工作 >> 正文

“大道师者”宣传展播活动之一——潘承洞

发布日期:2024-09-02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
潘承洞:心有大我 至诚报国


数学,是潘承洞一生的学术根基与不渝追求。他坚守科学报国初心,克服物质生活条件艰苦、计算设备落后等不利条件,凭着对数论的热情与执着,攻关哥德巴赫猜想这一世界难题。1962年,28岁的潘承洞首次定出常数θ可以取1/3,从而证明了命题(1+5),被世界公认为实现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关键性突破。他后来又证明了命题(1+4),并开创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新范式。1978年潘承洞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,1982年他与陈景润、王元共同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。

作为中国数论学者在改革开放后参加国际解析数论会议的第一人,潘承洞以一小时报告打开了中国与国际数论界交流合作的新大门。与会者高度评价此次报告“夺取了会议的舞台”,并向坐在会场上白发苍苍的华罗庚表示祝贺,称赞“中国老一辈数学家培养了这样出色的人才”,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数学舞台上的声望。




 在山东大学任教的30多年中,潘承洞站好三尺讲台,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。他为本科生、研究生开设了10多门课程。

出任校长后,潘承洞仍坚持给本科生上课。他讲课从不照本宣科,而是提纲挈领,突出重点,讲透精华,善于启发引导学生,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。

作为导师,他甘当孺子牛,大公无私,甘为人梯,倾注心血培养年轻一代数学家。1978年,作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博士生导师,他开始招收研究生,共指导、培养了13名博士研究生和20名硕士研究生,其中很多人已成为行业中坚力量。

潘承洞心系大学的改革发展,顺应时代大势,提倡文理并举,推动文史兼长优势持续彰显,在晶体材料、量子化学等领域塑造了鲜明的山大特色。他亲手创建威海分校,开启了国内知名大学与地方联合办学的先河。他注重加强学风校风建设,强调规范严谨的教学秩序,多措并举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水平,带领山东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优化充实学科布局,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。

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今年是教师节40周年,也是潘承洞诞辰90周年。他追求科学真理、献身教育事业的一生,充分彰显着胸怀祖国、服务人民的崇高精神和言为士则、行为世范的大家风范,照亮了后人探索真理的道路,鞭策激励着他们砥砺前进、报效祖国、勇攀科学高峰。

上一条:习近平:加强文化遗产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条:新修订的《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》亮点解读

关闭